手机网站APP下载 [会员登录][会员注册]

荣审服务范围

  • 全国  电话:400-139-4131

法规

税务法规 财政法规 财会法规 政策解读 财税资讯 财经资讯 财会资讯 以案说法

服务

审计服务 资产评估 代理记账 高新认定 加计扣除 工商代理

实务

纳税实务财会实务出口退税税收协定税率查询新准则
最新消息:
关注我们
 

财经资讯

经济下行压力大 去杠杆或"雪上加霜"

添加日期:2016年08月29日

  树不能长到天上,去杠杆是当下中国经济要越过的一道坎,过去了才能轻装上阵,进入更加良性健康的运行轨道。如果因为畏惧阵痛而逃避、拖延,反而会错失改革良机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下,企业被沉重债务负担压得难以喘息,不良资产上升的隐忧也让银行备感困扰。更重要的是,高杠杆会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过度负债,过度使用杠杆,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一点已被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反复证明。正因为此,去杠杆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需要积极稳妥、不失时机向前推进。
  然而,在本报记者的这次调研中,很多企业和银行道出自己的疑虑:经济下行压力本已较大,去杠杆是不是“雪上加霜”?大量高杠杆企业经营困难,去杠杆会不会“引爆”潜在风险?去杠杆会不会“一窝蜂”“运动式”,误伤一些只是暂时遇到难关的优质企业?“僵尸企业”退出,后续不良债务处置、人员安置怎么进行?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的确,去杠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次“刮骨疗伤”,阵痛不可避免。如何看待改革阵痛,又如何尽力缓释阵痛,关系到能不能形成一致认识、聚合改革动力,对于去杠杆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以恰当心态面对改革阵痛。经济调整必然是一个伴随着痛苦的过程,对于高杠杆,不能以“鸵鸟”策略视而不见,也不能想着拖一拖就过去了。只有坦然面对,积极应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从国际经验看,在去杠杆过程的初始几年,对经济增长确实会带来一些压力。对此应做好心理准备,不必恐慌,也无需惧怕。要看到,随着去杠杆持续推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不断提高,过剩产能逐步消化,也自然会迎来企业盈利上升、经济增长反弹的收获期。阵痛之后是新生。去杠杆是当下中国经济需要越过的一道坎,过去了才能轻装上阵,进入更加良性健康的运行轨道。如果因为畏惧阵痛而逃避、拖延,反而会错失改革良机。
  以综合举措对冲改革阵痛。上坡容易下坡难。高杠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去杠杆也会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让高杠杆平稳落地,不仅要有坚定决心、有力措施,在具体实施进程中也要把握节奏力度,注意方式方法。我们绝不能再用加杠杆去追求高增长,但只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去杠杆才有回旋余地。从国外情况看,去杠杆需要数年时间,而且需要一个经济平稳增长的阶段,这样,企业才能保持一定盈利水平,并将部分盈利用于偿还债务,杠杆率才会逐步下降。因此,在去杠杆中,也要兼顾经济增长。尤其是,去杠杆不能为去而去、逢杠杆必去。“坏杠杆”必须去,而对于实体经济需要的资金和有前景的企业,还是应给予支持,培育经济新动力,在降低总杠杆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杠杆质量。此外,对于去杠杆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上升等情况,也需做好预案,有备而来,尽量减轻阵痛。
  以机制变革巩固改革成果。高杠杆的形成,与前些年的高增长有关,但根子上是源自金融、财税和国企等体制的不完善。去杠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把某几个指标降下来,更关键的是市场主体进步,市场机制完善,以及资源配置增效。把杠杆率真正降下来、不再反弹,长远看还是要深化相关改革。比如,丰富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明确地方政府财权事权,开好地方借债的“前门”;深化国企改革,强化硬约束,把国企打造成真正市场主体等。
  从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角度讲,通过去杠杆,也应汲取教训,树立稳健发展思维。正如调研中一些企业家所言:“我们不希望很快就到达发展顶点,我们只希望不断在进步”“只要老板认认真真做事,不懂行的事别干,别总想着挣快钱,企业就不会出现高杠杆”。适度杠杆对企业不可缺少,但如果盲目乐观、大干快上、四处出击,背上自己无法承受的高杠杆,就会风险失控。适度借债,量力而行,打造百年老店,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关注东审公众微信号"bjds4006505616"及时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微信二微码

荣审服务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宁波成都深圳

联系我们|执业资质|法律声明|隐私与安全|网站地图

本网站归荣审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41755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139-4131

累计在线人数:200622人 安全联盟站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