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
企业纳税风险管理与防范探析
添加日期:2015年12月15日
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使得税收管理制度越发合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除了关注厂房设备的购建,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外,开始将目光转向税收管理,以最大程度上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纳税风险。企业纳税风险存在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因此企业纳税风险的管理也要从企业的各个涉税事项、涉税个人进行管控。
企业纳税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内部纳税风险和外部纳税风险。内部纳税风险主要在于企业对于应纳税额的核算,这一部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主要依赖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识别和核算;企业外部纳税风险主要体现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上,企业对于外部纳税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对于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对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关注上。本文对于企业纳税风险源和纳税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旨在为企业纳税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指导。
我国企业纳税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企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这可能导致企业多交或者少交税。前者影响了企业的后续投资和发展,而后者则可能导致企业受到我国税收法律的制裁和处罚。因此,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规避企业纳税风险,就必须从纳税风险的源头进行管控,了解纳税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控制。通过对企业的各个涉税环节、涉税事项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税收政策理解不清晰
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国家为了扶持西北地区的发展,专门发布了针对西北地区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如果对该政策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可能会在支持我国西部城市开发的同时,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另外,随着我国政府对于新能源开发的重视,部分类型的产业同样具备享受税收优惠的权利。但是如果税收政策的理解不清晰,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的投资和再生产能力,对于企业的后续发展十分不利。
(二)缺乏专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趋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越发受到管理层高度重视,但是企业内部对于税收风险的理解仍有待提高。我国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使得会计凭证管理、财务审批等诸多环节缺乏管控,涉税信息的沟通和流转方面存在滞后性,加大了企业非税成本出现的可能。
(三)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与其他领域一样,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同时,企业税收风险管理还是一项跨领域、多元化的长期工作。一名合格的参与税收风险管理的人员需要同时具备税务、财务、会计、法律等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基本的会计职业素养,为迎合上司出具虚假的会计资料,借助偷税漏税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加大了企业纳税风险出现的可能。
(未完待续)